大众观点
在距离 2025 年大阪世博会开幕仅余一个多月的重要节点,中国馆正式揭晓了其精心设计的 LOGO 以及吉祥物。
#01
2025大阪世博会中国馆LOGO公布
中国馆的 LOGO 着实令人感到失望,从设计层面而言,几乎难以寻觅到可圈可点之处,不妨将其称作 “缺乏创意的设计”。该 LOGO 整体呈现为一枚印章样式,以 “中国” 两个汉字作为主体。官方宣称其设计借鉴了篆书石鼓文的风格,然而,从实际视觉效果来看,它与真正的石鼓文风格存在着极大的差异,二者可谓相去甚远。
石鼓文局部 石鼓文作为我国最早的石刻文字,享有 “石刻之祖” 的盛誉。其字形大致呈长方形,巧妙地继承了金文婉转的结体特征,整体风格典雅之余又不失灵动之态。 反观 2025 年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的 LOGO,其中所采用的字体,从形态和风格上看,显然与规整的汉印更为接近。并且,这种风格的字体早已被开发成字库,在市面上较为常见。从专业设计的角度审视,该 LOGO 在字体运用上缺乏独特的创新构思与个性化设计,未能展现出与石鼓文相关的独特风格,因此,我们有理由将其称为 “没有设计的设计”。
从图形设计的专业视角评判,2020 年迪拜世博会中国馆的 LOGO 在设计上展现出更为精湛的技艺与独到的创意。其主体采用红灯笼造型,独具匠心地将 “CHINA” 字母整合为 “中” 字形态,而红灯笼轮廓同样形似 “中” 字。 相比之下,2025 年大阪世博会中国馆的 LOGO 在图形设计的创新性、专业度以及文化元素的深度挖掘与呈现上,存在一定差距,难以达到迪拜世博会中国馆 LOGO 的设计高度 。
最为经典的当属 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 LOGO。该 LOGO 以繁体的 “華” 字作为核心元素,令人称绝的是,其字形恰好与中国馆那大气磅礴的建筑造型高度契合。
纵观 2010 至 2025 年间的六届世博会中国馆 LOGO,从设计风格角度审视,呈现出颇为有趣的现象:在色彩运用上,六个 LOGO 清晰地形成了两大派别,其中三届采用红色作为主色调,另外三届则为彩色且呈现渐变效果。尤为值得关注的是,2012 至 2017 年间的三届世博会中国馆 LOGO,在设计风格上展现出高度的相似性,从图形构成、色彩搭配到元素运用,均有着一脉相承的特点。 #02 各馆LOGO及建筑设计 2025 年大阪世博会秉持 “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” 这一主题,各国场馆的 LOGO 及建筑设计均紧扣此主题,全方位展现出对未来社会多元的理解与构想。 以日本馆的 LOGO 为例,其以 “生命之光” 作为核心设计理念,整体由红色球体构成。这些球体形态酷似细胞、胚胎,借由这样的造型,深刻寓意着生命的起源。而生命起源作为一切活力的开端,与未来社会的活力构建起紧密联系,生动诠释了日本馆对未来社会活力蓬勃发展的深刻理解与积极展望,在设计上精准呼应了大阪世博会的主题。 德国馆LOGO,以“可持续发展”为设计理念,将德国国旗颜色与循环箭头符号相结合,展现德国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领先地位。 沙特馆的 LOGO 在 2025 年大阪世博会的舞台上,以 “愿景” 为核心设计理念,别具一格地将沙特传统图案与现代几何图形进行精妙融合。沙特传统图案作为沙特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,承载着民族记忆与地域特色;现代几何图形则代表着前沿的设计语言与创新思维。二者相互交织,直观且有力地展现出沙特对未来的积极展望和宏大雄心。沙特馆通过这一 LOGO 设计,向全球传递出本国在迈向未来社会进程中,坚守传统文化根基的同时,积极拥抱现代科技与创新发展的坚定决心,彰显出沙特对构建富有活力、充满希望的未来社会的独特贡献与深刻理解。